产品中心

西藏日喀则市仲巴县来了首批上海女医生

  去年,西藏日喀则市仲巴县来了首批上海女医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作为对口帮扶医疗机构,选派5人“上高原”,来自皮肤科的张臻医生便是其中之一,她也成为上海医疗派往日喀则地区首批两位女医生之一。今天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主题是“德馨于行,技精于勤”。记者走近这朵在雪域高原尽情绽放的“白玉兰”,听张臻讲述为医的选择与执着。

  张臻师从皮肤科知名专家徐金华教授,至今已从医20余年。根据国家卫健委的安排,华山医院是仲巴县人民医院的对口帮扶单位。去年5月,张臻收到进藏通知前,还从未踏上过这片神秘的土地。刚落地,她与华山医院放射科医生李婵婵就成为焦点,因为“第一次,来了两位上海女医生”。

  仲巴县是日喀则地区边境线最长的纯农牧县,平均海拔近5000米。张臻到来前,整个西藏只有、山南的医院有专业皮肤科,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皮肤科还属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亚专科,“可以说,这里的皮肤科基础很薄弱,但高原皮肤病诊疗体系亟需健全”。张臻初来乍到,还没顾得上适应高反,对学科研究的痴迷与热爱就已点燃她的激情。

  华山医院皮肤科年均门诊量超190万人次,张臻与同事们在上海看诊时每日忙得停不下来。一下子来到常住人口不到3万的仲巴县,她感觉整个世界都慢了下来,工作该从哪儿入手?日喀则市自2017年开始使用电子病历,张臻就在看诊之余先把这些年的电子病历都梳理了一遍。她发现,当地的浅表性感染疾病很多,皮肤创面也更难愈合。这与紫外线长期照射、客观条件与生活习惯密不可分。

  仲巴县属于牧区,条件艰苦,县人民医院甚至没有自来水。一名藏族大叔因患有慢性光化性皮炎,一遇到紫外线照射就会发作,苦不堪言。大叔经此前对口支援的华山医院其他医生,通过远程会诊确诊并得到长期管理,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此次张医生进藏支援,曾经的患者都变成现场随访。

  类似病例并不少见。进藏后,张臻迅速在仲巴开设了首个皮肤专科门诊,并积极与华山医院联系捐赠了一批华山自制药剂。她与团队还撰写了《高原护肤宝典》,录制系列视频翻译成藏文,为牧民普及护肤知识。

  去年11月,原定6个月对口支援时间已到,张臻本可回家陪女儿冲刺高考。但现实情况发生变化,皮肤科医生在西藏太稀缺了,张臻考虑再三决定“再续”一届。这半年,她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华山医院皮肤科、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携手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共同成立“日喀则市高原皮肤与皮肤病研究中心”。

  高原地带强辐射环境极易破坏皮肤角质层的完整性,损伤皮肤屏障,造成皮肤大量过氧化物积累,诱发免疫功能紊乱,最终导致皮肤泛红、瘙痒、刺痛、干燥脱屑等甚至进展为皮肤癌。中心的成立将更科学地开展皮肤病的研究,开发适合当地环境的皮肤保护剂。张臻透露,目前已与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创新学院马彦云副研究员团队合作完成日喀则普通人群皮肤表型样本收集,后续与复旦大学生科院合作针对样本进行表型分析等研究,力争实现突破性科研成果,真正造福高原百姓。

  如今,又一个半年过去,新一批华山医院对口支援仲巴的队伍已出发,张臻与西藏的情缘却未了结。就在上个月,她还随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前往西藏昌都进行义诊。记者采访的次日,她又要再度出发奔赴沪藏相关医学论坛。